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
第八单元是数学广角,这单元用四个例题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实例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增强用“最佳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本节课为这单元中的例3,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列举田忌所有可采用策略”的过程,能在分析问题时有序思考,能在确定策略时有条理,并能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理解在比赛或对抗中策略是取胜的关键。难点是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说教法学法
“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但是不一定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的,在这里,通过故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策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优选法、对策论等是比较困难的,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除了把握好教学尺度,注重教学方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扑克牌,让学生选择哪一组,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质疑:为什么老师总是能赢?
3、揭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策略问题”。
(二)听读质疑,自主探究
1、听故事:田忌赛马,思考下面的问题:
(1)齐王与田忌一共赛了几次马?
(2)第一次谁赢了?马是怎样出场的?
(3)第二次谁赢了?马又是怎样出场的?
(4)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学生分小组把田忌对齐王的所有策略找出来,填在106页中间的表格中。
2、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你发现田忌共有多少种应对策略?
(2)齐王一共赢了几次?田忌赢了几次?
(3)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田忌如何做才能赢得比赛?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四)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1、重温扑克牌游戏,思考老师为什么一直获胜?
师生共同小结要使弱方在比赛中有机会获胜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2、课件出示P107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展示,师生共同总结获胜策略。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数学游戏:两人用下列数字(1、2、3、4、5、6、7、8、9、10)轮流报数,甲报1个数乙就报2个数,反之甲报2个数乙就报1个数,且必须是接着前面的人的数报,谁先报到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学生两人一组,探究获胜策略,最后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六)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做108页的“数学游戏”并总结获胜的方法。
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匹狼和一些菜来到河边要过河,河边的一条小船一次只能运猎人和一样东西。应该怎样安排他们全过河而避免伤害?小船往返一次需8分钟,需要多少时间?
四、说教后反思
1、学生对田忌取胜的策略并不陌生,可见学生的知识经验是不容忽视的。同时在同桌合作完成表格解决“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时,学生活动不顺畅,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做,结果导致汇报时思路也不清晰。
2、本节课中田忌如何赢齐王的策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并体会了优化的好处。但是在报数游戏中,对与“确保取胜”,在同桌玩一玩后少数一部分学生找到了方法,但大部分学生沉浸在随游戏的兴奋中,很难冷静的思考,得出必胜策略。或许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来游戏,让他们慢慢领悟。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2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难点: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一、情景导入,确定探究主题
1、玩牌优秀
2、复习课文内容,确定探究主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学生上台演示并板书。
(3)请学生提问题,确定主题: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探讨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师: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探究?
2、师:好,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探究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师巡视,随机指导)
三、展示学习成果,综合训练提高
1、学生自由汇报学习探究成果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2)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3)齐威王洋洋得意。
(4)孙膑善于观察。
2、相机性进行朗读训练。
3、创设情境,选择性的练说。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话用写信的形式写下来。
2、查阅有关孙膑的资料,写一份孙膑的小传。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此处隐藏8161个字……,那他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怎样呢?
1、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第二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一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第三、第四组学生学习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具体过程,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
⑴师问:首先请一、二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的过程。
⑵指名答。(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⑶师问:下方请三、四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的过程。
⑷指名答。(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之后他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第三场,他又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⑸(学生在说的同时,老师板书。用连线的方式画出每次比赛所对等级马的具体过程,并且用蓝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输的场次,用红颜色的线条表示田忌赢的场次。)之后又问:从黑板的线条能够他们两次比赛的结果怎样?
⑹生答。(第一次田忌以0:3输了齐威王,第二次田忌以2:1赢了齐威王。)
⑺师问: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难道是换了马?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⑻生读。(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
⑼师问:马还是原先的马,只掉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⑽生齐答:孙膑。
⑾师问:孙膑是怎样明白这个十分妙的主意?老师看谁能从文中很快的找出句子?
⑿(出示黑板)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刚才的情形”指的是什么情形?
⒀生答:“刚才的情形”指第一次赛马的状况,从中可知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也就是,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慢不了多少,那田忌的上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多了,同样,田忌的中等马虽比但是齐威王的中等马,但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多了。
⒁师问:从中能够看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⒂生答:他是一个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人。
⒃师问:孙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黑板:简介孙膑)
孙膑简介: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齐国人。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孙膑为什么会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同学们课后能够上网或书中找答案,进一步了解他的状况。
⒄师问: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智慧)你认为孙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现实生活中或你读的书中,你认为谁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毛泽东、“发明大王”爱迪生、喜羊羊……)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爱动脑筋思考、分析的人)老师期望同学们能成为这样的人。
四、品读课文,理解人物
1、第一次赛马后,田忌失败了,他是怎样表现的?孙膑又是怎样献策的?齐威王又是如何表现的?请在文中找出他们三人的对话,读一读。
2、从你的品读中能够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孙膑呢?齐威王呢?(田忌是一个遇到失败就没信心、不自信的人;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齐威王是一个骄傲、自满、得意扬扬的人。)
3、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语能够看出?(描述田忌:扫兴、垂头丧气、疑惑)(描述孙膑:胸有成竹)(描述齐威王:讥讽、得意扬扬、轻蔑)
4、指导学生用贴合他们性格的语气、语调读他们的对话,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主角再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五、发挥想象,练习写作
过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赢了,他还是这样的表现吗?(出示黑板)
续写: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和孙膑又见面了,他们见面时的情景怎样?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部编版《田忌赛马》优秀教学设计10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领会故事中所说明的道理,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却能转败为胜。
教具准备:
1、用卡片制作的表示双方不同等级的“马”。
2、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故事中的孙膑是当时齐国的军事家。那么,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每次的情况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预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
(2)每次赛马怎样?
三、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1、初赛失败。
2、孙滨献计。
3、再赛胜利。
4、取胜原因。
四、导学第一段:首赛失败。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第一次赛马的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一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3、学生自学:同桌用课前制作的表示齐威王和田忌不同等级的`“马”演示比赛情况。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演示赛马情况。
5、教师点拨。
6、学生质疑。
7、小结。
五、导学第二段:孙膑献计。
1、指名读。
2、投影自学题:课文怎样描写孙膑、田忌和齐威王?
3、学生自学。(找出来读读)
4、检查自学情况,讨论思考题。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6、学生质疑。
7、小结。
六、导学第三段:再赛胜利。
1、演示电脑教学软件中第二次赛马情节。
2、投影自学题:第二次赛马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3、自学:同桌按课文内容演示第二次赛马情况,完成课堂练习2。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到黑板前按课文内容演示。
5、指导表情朗读,想象每一场比赛后齐威王的表现。
6、学生质疑。
7、教师小结。
七、导学第四段:取胜原因。
1、齐读。
2、学生质疑: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3、学生再读上文,对课堂练习1和练习2所填的两次赛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教师指导比较分析。
5、小结。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文档为doc格式